什么是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指的是在清醒、安静状态下,肢体出现有规律、不随意的震颤。
静止性震颤的发病原因可能是患有帕金森病,或者使用某种药物或化学物质毒副作用引起。另外,如果出现精神或者心理疾病,以及其他脑部病变也有可能会诱发静止性震颤。通常会导致患者在放松休息的状态下,肢体出现不自主的颤抖,比较常见的是上肢震颤,其中以手腕和手指比较多见,在颤抖时手指可能会成环状,一般会在随意运动时减轻或者暂时消失,但数秒之后又可能会出现。同时,可能会使患者伴有动作迟缓、睡眠障碍以及肢体麻木、无力等异常症状。
静止性震颤属于一种比较急而凶险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况以后,一般需要立即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对因和对症治疗,尽可能的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静止性震颤怎么治疗?
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之一,静止性震颤是当手不动的时候抖个不停,动起来的时候可能抖的症状就消失了,是帕金森病的特征性症状,是可以治好的。常用的方法首先是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太大,患者不能耐受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左旋多巴以及它的复方制剂美多巴等,除此以外,还有受体的激动剂,比如森福罗、泰舒达等,以及抗胆碱的制剂,比如安坦等,这些药物都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来帮助缓解病情,常用的手术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毁损性的手术,另外一个是脑起搏器,也叫脑深部电刺激,简称DBS,优点是不破坏脑组织,双侧的症状可以一次性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