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科技 汽车 房产 教育 关注 图片 数码 导购 手机版

脾虚是什么意思?脾虚怎么治?

来源:城市网 发布时间:2023-03-17 10:24:42

脾虚是什么意思?

脾虚是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失健引起的一系列症候。根据虚损的程度,可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中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

1、脾气虚证:一般由饮食失调、过度劳累所致。主要以运化功能减弱和气虚证并见为依据,临床表现有腹胀、食欲不佳、食后腹胀加重、大便稀溏、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2、脾阳虚证:一般由脾气虚发展而来,临床表现有腹胀、食欲不振、腹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大便清稀量多、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中气下陷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以脾气虚、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常见表现有脘腹部下坠、发胀,进食后加重,或者肛门坠重、久泻不止,或子宫脱垂,伴有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表现;

4、脾不统血证:多由久病、劳倦导致,以脾气虚、出血并见为依据,临床可见便血、尿血、牙齿出血,或者女性月经过多、崩漏,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疲倦、少气懒言等表现。

脾虚怎么治?

脾虚需根据不同证型进行用药治疗,主要包括脾气虚、脾虚气陷、脾阳虚、脾不统血等,其中以脾气虚、脾阳虚为常见。脾虚多与饮食、精神、生理、疾病、生活等因素有关。

1、脾气虚证

牌气虚证一般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纳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饮食减少,腹胀,进食后腹胀明显,便溏。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或不规律引起的。治疗上可使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还可使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等药物熬汤、药进行调理。

2、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又名中气下陷证,是指脾气虛弱,升举无力而反下陷,以眩晕、泄泻、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主要表现为眩晕、久泄,脘腹重坠作胀,进食后更加明显。当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泻久痢,会损伤脾气,清阳下陷,就会容易出现脾虚气陷的情况。治疗上可使用补中益气汤,还可使用黄芪、人参、当归、白术、升麻等药物进行熬汤药进行调理。

3、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虛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纳少、腹胀、腹痛、便清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主要表现为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纳少、腹胀,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畏寒肢冷、肢体浮肿、白带清稀量多、小便短少。当过多地食用生冷食物,会容易损伤脾阳,使中焦阳气温煦能力减弱,继而出现脾阳虚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使用干姜、附子、人参等进行调理。

4、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又名气不摄血证,是指脾气虚弱,统血失常,血溢脉外,以各种出血及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主要表现为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可以使用归脾汤进行调理、治疗,还可使用白术、黄芪、木香、酸枣仁、龙眼肉等进行调理。

另外,可到中医科进行艾灸、针灸足三里、胃俞、太冲等穴位,还可沿胃经和脾经按摩进行辅助治疗,改善脾虚的状况。

关键词: 脾虚是什么意思 脾虚怎么办 脾虚吃什么药 脾虚如何治疗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皖南晨报网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代表作者观点,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17 皖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2016517号-27
 

联系网站: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