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是什么意思?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是指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超出参考区间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组不均一的脂蛋白,主要由肝合成,也可由小肠合成,其正常参考区间水平在0.7-2.0mmol/L。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可能由雌激素等原发性因素或由药物、疾病等继发性因素引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原发性因素:
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对脂代谢产生影响,通常可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由于高密度脂蛋白可作为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保护因素之一,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二、继发性因素:
1、药物因素:部分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可能由于使用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钠等他汀类调脂药物或烟酸等调血脂药物有关。此种原因导致的高密度脂蛋白偏高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建议,适量按疗程使用。如果病情允许可以换用其它药物,一般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2、疾病因素:当患有肝硬化、脂肪肝、酒精中毒性肝损伤及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时,可能存在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现象。此时,应积极治疗引起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疾病,例如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同时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建议患者戒酒。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一般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
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将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或排出到肠道,从而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一般是对身体有利的,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血液脂蛋白,是血脂的检查指标之一,是对人体有益处的脂蛋白,能在组织末梢结合游离胆固醇,并将其送回肝脏进行代谢,维持细胞内外胆固醇平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平时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要吃太咸的食物,不要吃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戒烟戒酒,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若出现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情况,且伴随不适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