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症状有那些?
气虚症状不能一概而论,根据中医理论来说,心、肝、脾、肺、肾五脏都会出现气虚,不同脏器的气虚症状在临床上略有不同。
1、心气虚:可以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精神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的症状,此时需要口服补心气的中药汤剂,如养心汤、炙甘草汤进行治疗;
2、肝气虚:可以出现疲乏、肝区疼痛、消化不良、睡眠不足等情况,此时需要服用养血补肝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口服黄芪、枸杞子、当归等;
3、脾气虚:可以出现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大便不成形、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还可以出现自汗的情况,需要口服健脾丸进行治疗;
4、肺气虚:可以出现咳嗽、咳痰、自汗、易感冒、神疲乏力等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就诊咨询,完善相关检查后口服补肺汤和玉屏风散进行治疗;
5、肾气虚:可以出现腰膝酸软、盗汗、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的症状,此时需要口服熟地黄、黄精、何首乌等补肾的中药进行治疗。
气虚怎么治疗?
气虚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辅助治疗等方法调理。
1.一般治疗:
日常应当调整生活方式,规律健康饮食,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思虑过度,加强运动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2.药物治疗:
气虚通常有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肾气虚等证型,若经常容易感冒、自汗属于肺气虚,有食欲不振、腹胀、胃胀属于脾气虚,有气短懒言、心悸、失眠等症属于心气虚,经常腰膝酸软、夜尿多、乏力等症属于肾气虚。可根据不同症状选择玉屏风颗粒、参苓白术颗粒、生脉口服液、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治疗。
3.辅助治疗:
气虚还可以通过针灸辅助治疗,针灸治疗需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配穴,通常肺气虚选用肺俞、肾俞、太溪等;脾气虚选用内关、建里等;心气虚选用心俞、郄门、内关、胆俞等;肾气虚选用肾俞、关元、三阴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