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是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证候。其中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多是因为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
症状表现:
脾阳虚证可见纳呆胀气、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闭塞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
常见诱因:
胃阳虚常因天气变冷、贪凉冷饮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进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治疗:
第一方面是中药治疗,对于脾胃虚寒的轻症可以选用良附丸温胃散寒,对于脾胃虚寒时间较久、症状较重的人,可以选择附子理中丸温胃散寒、止痛。
第二方面可以选用中医的物理办法进行治疗,比如可以进行隔姜灸,在肚脐也就是神阙穴放一块姜片,上面用艾柱进行熏烤,直到身体微微发热的状态是比较好的。可以用红光照射改善胃肠道的功能,增加脾胃的功能,温胃散寒。
第三方面是通过饮食的调理,平时注意忌口,对于寒凉、油腻、辛辣或者肥甘厚味的食物要坚决控制,减少脾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