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五项检查包括什么?
肝功能五项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属于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通过转氨酶数值可以判断肝脏有无损伤,以及损伤程度。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都属于胆红素,当人体的排泄、分泌功能,以及肝脏解毒功能出现障碍时,胆红素指标会出现异常。
1、谷丙转氨酶:存在于各个细胞中,以肝细胞为主,如果数值偏高,说明肝脏存在一定损伤,比如急、慢性肝炎,偏低时一般无临床意义;
2、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其次是肝细胞线粒体中。数值偏高时,说明肝脏存在较明显损伤,可能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所致,另外也可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
3、直接胆红素:数值偏高时,说明肝脏病变或红细胞遭到破坏,比如肝细胞性黄疸、肝癌等;
4、间接胆红素:数值偏高时,说明肝脏病变或胆道受阻,如胆管结石、肝细胞性黄疸等;
5、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数值偏高时,可能见于黄疸、阻塞性黄疸等情况。
肝功能五项检查需要空腹吗
肝功能五项检查需要空腹,以免食物本身以及血液成分变化对结果造成一定影响。肝功能五项常规包含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五项指标,通过肝功能五项检查可以大致评估受检者的肝脏功能情况。
1、食物本身:肝功能五项检查前若不空腹,进食的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可能会导致检查项目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2、血液成分变化:肝功能五项检查前若不空腹,进餐后可能导致受检者体内血液成分出现变化,如蛋白质或脂肪的成分比例改变等,进而引起血清的浑浊,致使检测的肝功能指标发生异常的改变,从而也会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肝功能五项检查一般需要空腹8小时后再去检查,才能使检查结果更准确。肝功能五项检查不仅要求空腹,还要注意检查前一天要避免饮酒或吃高脂肪食物等,也不宜服用药物,同时注意检查前避免熬夜、过于劳累,否则也有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